7月21日,三全食品宣布擬于中國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同時由香港子公司在開曼群島投資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由開曼孫公司出資在澳大利亞設立孫公司,最終擬投資約2.8億澳元(合人民幣約13億元)建設澳大利亞生產基地,進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
公告顯示,投資金額占上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30%,主要用于設立及運營境外公司、固定資產購置(包括廠房購買、研發技術中心建設、設備采購、全自動冷庫建設及冷鏈物流車輛購置等)、基礎設施改造、營銷體系建設、流動資金等相關事項。
早在2024年,三全食品就曾公開表示,2023年的國外訂單增長了40%,公司產品已銷往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但由于受到出口目的國檢疫政策以及高昂的海運冷鏈成本等因素限制,公司海外業務的拓展十分受限。
三全食品此次出海目標主要瞄向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南亞市場。澳新市場具備高消費能力與低競爭密度的廣大成長空間,通過在新西蘭建立業務據點,可將產品輻射到斐濟、薩摩亞等南太平洋市場;東南亞市場則具備龐大的人口基數,增長潛力強勁。此次投資旨在突破海外業務拓展限制,縮短供應鏈半徑,提高海外市場銷售收入,該項目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引擎。
作為國內首家速凍米面企業,三全食品目前擁有以“三全”和“龍鳳”兩大品牌為核心的品牌矩陣,主營產品包括速凍面米制品、速凍調制食品、冷藏及短保類三個板塊。
受國內速凍食品行業增長放緩、品類競爭加劇影響,2023年,三全食品營收、凈利分別同比下降5.09%、6.55%;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再次分別同比下降6%、27.64%。今年一季度,三全食品延續營收、凈利下降態勢,實現營業收入22.18億元,同比下降1.58%;凈利潤2.09億元,同比下降9.22%。
其中,三全食品的主營業務速凍面米“老三樣”——水餃、湯圓、粽子,在2023—2024年營收分別下降15.74%、5.84%;毛利率分別縮水3.31%、4.22%;重點發力的創新面米制品增長也有限,2024年該板塊營收降低0.7%,毛利率微增0.03%至25.37%。
據馬上贏數據,國內速凍食品市場正在呈現出“傳統主食類承壓,多場景零食化細分類目崛起”的結構性變化,在包含凍品銷售旺季春節在內的2025年Q1,速凍餃子、包子、餛飩/云吞等傳統類目銷售額與件數均下滑。
凍品行業結構化變化下,業績難增也并非一家之痛。根據數據,2024年,11家凍品上市公司中,只有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和巴比食品3家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年來,在搶奪國內商超的冰柜之外,越來越多的凍品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
早在2021年,安井食品收購英國功夫食品公司股份打入歐洲市場,后續又成立集團進出口部、實現港股上市,2024年其境外收入達到1.68億元,同比增長30.76%,公司稱,未來將重點開拓東南亞市場。2024年,惠發食品首批產品發往非洲市場,同年公司境外營收為724.49萬元,同比增長118.98%。春雪食品在2024年實現出口收入占比達26%,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出口業務量同比增長23.4%,全年產品出口2.32萬噸,公司董事長鄭維新表示,未來將逐步嘗試品牌、銷售業務和產品研發業務出海。
在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看來,出海既是應對國內市場飽和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他進一步表示,建設生產基地可深度掌控供應鏈,確保產品品質、靈活調整產能,但初期投入大、周期長;并購知名企業可縮短市場進入時間,降低運營風險,但需整合企業文化與業務,可能面臨管理協同挑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式傳統品類在海外主流消費場景中存在局限性,中國凍品企業在品牌效應、規模效應、供應鏈等維度仍面臨一些挑戰。
就海外建廠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三全食品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郭秀娟 王悅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