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牽頭,京津滬渝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召開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大會,共同發布了《產品質量可靠性管理通用指南》,并向31家企業頒發了2024年度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典型案例,向6家企業頒發了2024年度FMEA(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應用創新實踐典型案例。
產品質量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應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生產要素。開展可靠性創新實踐工作,既是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促進產品品質升級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新型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重要舉措。
四地聯動,從“獨自探索”轉為“協同發力”
2023年,上海率先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試點工作,制定首個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孵化企業67家,培育人才264名,開展首次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活動。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姿態,制定了《產品質量可靠性評價通用要求》,探索開展了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京津滬渝四地直轄市通過政策同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印發《關于聯合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立京津滬渝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實踐工作協作機制,共同組建首批8個可靠性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四地市場監管直屬質檢機構、四家汽車行業頭部平臺首批入駐,共同建立具有80名高可靠性技術專家的專家庫,健全公益培訓、宣傳動員、技術幫扶、培育孵化、經驗推廣等銜接貫通的可靠性創新實踐工作機制,促進四地產品質量由滿足符合性向追求高可靠性轉型。到 2025 年,基本形成賦能四城、帶動周邊、輻射全國的可靠性創新實踐樣板,為推動我國產品質量可靠性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會上發布了《產品質量可靠性管理通用指南》,針對我國企業在產品質量可靠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滯后、技術標準不統一、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該指南系統構建了完整的質量管理框架,全面闡述了可靠性設計與分析、可靠性試驗與評價以及使用可靠性評估與改進等方面的要求,對于如何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可靠性管理機制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詳細列舉了制造企業可靠性工作的項目和種類,并給出詳細的要求和實施步驟,為制造企業提供了清晰的實施路徑。通過提供一套科學、系統的可靠性管理方法,助力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領域實現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對于提升制造業整體質量水平、保障生產安全、促進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突破,將“最佳實踐”延伸到“FMEA應用”
四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組織開展2024年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鼓勵企業研究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創新性、先進性和可推廣性的可靠性技術。FMEA技術作為可靠性工程中最重要、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可以幫助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工藝開發早期,系統性的識別產品所有的潛在失效模式,評估質量風險,并進行持續優化改進,有效的提高產品可靠性。FMEA技術的應用對于降低產品故障率、減少生產損失有更直觀的成效,更符合現階段國內大部分企業的需求。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健全公益培訓、宣傳動員、技術幫扶、培育孵化、經驗推廣等銜接貫通的可靠性創新實踐工作機制,推動普陀、奉賢、上海虹橋商務管委會等地區陸續出臺了針對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的獎勵政策,形成助推企業主動參與、積極創新的合力。
愷博座椅機械部件有限公司為滿足汽車行業電動化趨勢及乘客對電動頭枕的高要求,著力于研發出一款既小巧又低噪音的靜音版微型調節機構平臺,為此他們基于FMEA七步法,深入分析了該產品的結構和功能,在結構分析階段,通過方塊圖梳理了產品零件及其功能,明確了能量傳遞路徑。在功能分析階段,詳細定義了產品功能,并逐層拆解聲音要求至馬達分總成、蝸桿單件及襯套單件,確保滿足特定功能需求。通過深入分析失效傳遞,識別出馬達聲音不達標等失效模式,并追溯至蝸桿齒形不滿足要求等細節因素,通過風險分析及優化環節,使設計從初步階段過渡到成熟階段,最終創新設計了箱體與箱蓋對配軸銷的配合形式,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實現了整椅聲音<40dB(A),重量降低30%。
提質強企,從“傳統制造”到“數智工藝”
可靠性創新對產業“提質強企”的帶動作用成效顯著, 四地市場監管部門以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最佳實踐”活動為載體,組織專家深入企業,“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改進方案,指導企業健全可靠性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四地企業通過加大自主研發和創新力度,將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運用于可靠性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品質。
上海施耐德工業控制有限公司在TeSys Giga接觸器產品的研制過程中,通過部署機器學習賦能新產品開發、智能供應鏈決策、端到端數據平臺、柔性生產線運維等先進技術,將可靠性設計框架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基于可靠性技術,在關鍵性能退化率方面,面對傳統機械線圈接觸器行業面臨的一致性不穩定問題,引入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自研算法,優化芯片程序,使產品的吸合時間退化率低于5%。在關鍵性能一致性方面,通過機器學習技術賦能新產品原型開發的改進措施,該產品的壽命測試效率提升50%,縮短了近2-3個月的測試周期,開發周期縮短63%。在關鍵性能可靠域方面,通過優化產品結構設計,增強了產品的電氣及機械壽命。通過實施可靠性創新,企業實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98%客戶訂單及時交付,為企業增加近7千多萬的銷售額。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以開展產品質量可靠性創新作為落實質量強國戰略的具體舉措,切實發揮好可靠性對工業產品“提質強企”的牽引作用,聚焦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重大行業,加強可靠性技術創新與應用,更好地服務上海“(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產業質量競爭力,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市場監管助力。
發布時間:2024-11-28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