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溫與暴雨雙重夾擊,成都市正全力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為秋糧豐收保駕護航。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成都全市通過不斷提升精準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優化技術服務及落實農業保險等舉措,積極應對極端天氣挑戰。
關口前移,精準應對災害。針對實際成立農業防汛抗旱指揮部,堅持“預”字當先,強化與氣象、水務、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動,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針對農業自然災害隱患和抗災救災薄弱環節組織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排查,及時發現處理隱患,確保各項防災預案落到實處。
夯實基礎,提升抗災能力。成都正全力打造“一帶十五園百片”糧油產業園區,用實際行動為“天府糧倉”擴容增量。自2020年以來,市級累計投入資金61.13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83.53萬畝,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大力支持糧食烘干設施建設,全市糧食日烘干能力達2.9萬噸,有效解決潮濕天氣下的收后霉變問題,確保顆粒歸倉。
技術到田,織密服務網絡。構建“專家團隊+基層農技員+社會化服務”體系,確保技術到戶到田。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執行周報、會商和突發報告制度,精準預警;多渠道發布防治指南;組織安全用藥培訓,針對稻田雜草、福壽螺等開展專題防控科普,基本構建起從監測到防控的全鏈條病蟲害防控體系。
保險托底,穩定種糧信心。持續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覆蓋,保障水平顯著提升。截至7月底,2025年全市三大糧食作物保險共計承保167.5萬畝,提供風險保障16.83億元,向6.1萬戶次種植主體支付賠款2903.3萬元。鼓勵和支持保險公司繼續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遠程查勘等科技化手段,實現糧食作物按圖承保、按圖理賠,提高精準承保理賠和防災防損服務質效。(張艷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