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延壽縣黑米主食化全產業鏈洽談活動舉辦。來自華中農業大學、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北京、內蒙古、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稻米經銷商,以及延壽縣米企和黑稻種植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種源領航,深化全鏈協同——延壽黑米,定義主食未來”主題,共繪黑米主食化產業發展藍圖。
“我們致力于貫通‘育種、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讓延壽黑米從田間珍品躍升為國民主食,全力打造全國黑米產業高地、技術策源地和市場定價中心。”延壽縣委書記李宏偉說,延壽黑米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集良種選育、科學種植、生產收儲、精深加工、集中銷售于一體的黑米全產業鏈。延壽獨特的長壽生態稟賦,為產業升級和價值提升注入強勁動能。
“黑金”閃耀 智慧科技點亮產業未來
活動中,延壽縣加信鎮信合有機稻米合作社的黑稻種植示范基地化身生動的實踐課堂。“‘龍江墨1號’品種對種植緯度帶要求嚴苛。延壽規模化種植條件成熟,優勢得天獨厚。”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的話,不僅贏得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贊許,也讓大家看到發展愿景,點燃前行信心。
課堂移至延壽縣職教中心會場。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啟發作“黑米主食化”主旨演講時說,傳統精米加工會損失高達80%的營養成分,而米飯型全谷黑米完整保留了稻米的胚乳、胚芽、糊粉層和果皮,充分利用谷物的全部營養物質及有益成分。與精米相比,全谷黑米可增加至少20%的可食用部分,這相當于大幅提升產量,而且增加的正是營養精華,“這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增進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延壽縣副縣長隋曉楠、北大荒集團慶陽農場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紀偉波、中糧糧谷品牌總監陳蔚等人,分別圍繞“黑米中花青素的穩定性與功能特性”“黑稻種植關鍵技術”“健康主食市場渠道趨勢”等議題作了深度分享。
思想盛宴,火花碰撞。與會代表們一致認為,這些前沿洞見與實踐經驗兼具啟發性和可操作性,為黑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晰路徑。
全鏈共建 四方攜手譜寫產業新篇
此次活動是延壽黑米主食化全產業鏈發展的歷史性節點,產業鏈核心框架就此確立:研發端由張啟發院士團隊領銜,提供尖端育種技術;種植端由延壽縣整合20萬畝優質基地,保障源頭品質;加工端由延壽縣大米協會推動20余家關聯企業升級,提升產業效能;銷售端由中糧集團全面布局市場渠道,打通消費通路。延壽黑米“育種、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體系正式形成,開啟產業協同的新篇章。
在簽約環節,延壽縣品糧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田喜糧鮮(武漢)食品有限公司、華中農業大學三方簽署共建“延壽全谷物產業發展研究院”意向書,聚合政策管理、市場推廣與科研技術優勢,合力打造全產業鏈創新平臺,加速全谷物品種選育、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進程。石家莊文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延壽鑫磊米業達成黑米花青素提取物訂購合作,為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開辟道路。延壽黑米產業藍圖變現邁出堅實一步。
沃土育珠 健康主食鑄就產業高地
黑土育“珍珠”。延壽縣副縣長金向非描繪了清晰的產業升級路徑:下一步將重點繪制產業鏈圖譜,著力引進深加工企業開發黑米酒等功能食品;研究制定專項扶持政策,覆蓋全鏈條助力產業壯大;積極向上爭取資源,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全國“黑米之都”,延壽名副其實。依托百年稻作傳承,全縣30萬畝黑稻種植面積支撐起全國超60%的市場份額,黑米花青素含量位居全國前列,花青素提取物每公斤增值逾80元,米渣再利用每噸可創收2200元以上。以鑫磊米業為代表的本地龍頭企業攜手湖北紫鑫生物等伙伴,成功推出“暴馬子黑米酒”等創新產品,天津、武漢等地客商紛至沓來。
黑米“定盤星”,續寫“新傳奇”。“我們的目標是讓延壽黑米端上國人餐桌,成為健康主食新選擇。”李宏偉信心滿滿地表示,延壽將以深厚的“壽文化”賦能產業,擦亮“五色產業”金字招牌,以最優營商環境,誠邀各界伙伴共繪黑米產業壯麗圖景,共創健康未來。(錢璽勇 李飛 王志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