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超93萬,美國確診病例最多超18萬,并且這個數字仍在增加。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北京時間3月31日16時至4月1日16時,全球新增新冠肺炎72736例,相當于這24小時內每分鐘新增約50例。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超93萬,美國確診病例最多超18萬,并且這個數字仍在增加。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北京時間3月31日16時至4月1日16時,全球新增新冠肺炎72736例,相當于這24小時內每分鐘新增約50例。截至4月1日16時,全球累計確診823626例。同日,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4月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通報會上表示,未來幾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將超過100萬,死亡病例將超過5萬。全球疫情嚴重性不容忽視。
2020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93萬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實時統計系統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1日晚,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已93萬例,共計932605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世界第一,累計確診213372例,成全球首個確診超20萬的國家,至此,美國已經連續第三天新增確診數超2萬;死亡病例新增1447例。另外,意大利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110574例,累計死亡病例13155例,治愈病例16847例。
美國30個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蒙大拿州和俄亥俄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下令聯邦政府提供援助。此前,美國已有賓夕法尼亞、亞拉巴馬、堪薩斯和羅德島等24個州、2個海外領地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至此,美國已有30個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美國暫停向國外援助醫療物資用品
4月2日,美國政府已經下令美國國際開發署暫停向海外運輸醫療防護用品,以優先確保本國補給不受影響。美國政府已于近日叫停了即將向泰國發出的物資援助,并表示要重新審核本國補給短缺情況,再作決定。
全球醫療物資缺口有多大
據了解,海外疫情的發展超出預期,醫療物資缺口大得驚人,救命呼吸機更是陷入全球性缺貨。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呼吸機生產國,世界各國都來中國搶購呼吸機。部分大型工廠的訂單早已排到六七月份,小型工廠的訂單亦十分緊張。原材料的短缺以及物流的不暢都影響了呼吸機的生產速度。大部分訂單來自各國政府。全球對中國呼吸機的需求正在急劇上升,南美部分國家也開始加入搶購呼吸機的隊伍中。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醫藥產業終端市場分析
2016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9.3萬個,其中醫院2.9萬個,同比增長6.6%;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3萬個,民營醫院1.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3.1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7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1.7萬個,村衛生室64.2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9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84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38個。
隨著醫療保健公司數量上升,專業性增強以及中藥、生物藥、化學藥、醫療器械等細分行業各具特色和成長性,投資者必須要有一定的了解。不僅是歷史業績,還包括整體的投資研發平臺等,通過逐漸增加配置比例,以獲得超額收益。
中國醫藥紡織用品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19年以來,多家醫用紡織品企業紛紛發布擴產和投產計劃,行業內并購擴張頻發。隨著國內醫用紡織品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及各種行業標準的陸續出臺和完善,國內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進一步規范,逐漸進入健康平穩的發展階段。
今后的15~20年間,該產業將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長。醫用紡織品已經成為業內的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用紡織品消費需求量超過50萬噸,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60萬噸。
但同時,雖然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對紡織材料的需求潛力巨大,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限制性弊端,發展瓶頸逐漸凸顯。比如,醫用紡織品的綜合技術性能尚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尤其在外科用植入性紡織品和體外過濾用紡織品方面,目前主要依靠進口。同時,國內醫院、衛生機構的應用尚未完全打開,其應用前景有待拓展,行業未來發展可期。
醫用紡織品需求的主要還是來源于醫藥行業市場的規模及發展,接著我們來看看,近幾年中國中醫藥市場及醫藥企業發展情況分析。
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國內醫用紡織品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及各種行業標準的陸續出臺和完善,國內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逐漸規范。2019年以來,多家醫用紡織品企業紛紛發布擴產和投產計劃,行業內并購擴張頻發...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