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市市場監管局以“聚焦急難愁盼問題 提升群眾滿意度”為題,在2024年接訴即辦改革論壇“新型”——精準治理與文明新形態平行論壇上,介紹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每月一題”治理經驗。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主動將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工作納入“每月一題”,聯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制定“一方案三清單”綜合施策,市區兩級一體推進、協同治理,一年來,全市電梯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市民群眾安全便利乘梯出行滿意度不斷提升。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精準回應群眾訴求。系統分析2023年全年電梯類接訴即辦工單,整理群眾急難愁盼的共性突出問題,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精準定位問題集中小區、問題集中物業、問題集中電梯維保單位和問題集中老舊電梯,扎實開展隱患排查和風險治理,2600余項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消除。嚴厲打擊放任隱患不管、危害乘客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違法典型案例22個。
堅持數字賦能,實現精準監管。試點“一梯一碼”電梯智慧監管模式,為每一臺電梯賦唯一二維碼,連接使用、管理、維保、監管各環節,實現作業人員“精準定位+身份識別”,作業過程數字化、可溯化,監管環節實現非現場精準監管,公眾也可掃碼查詢電梯使用管理信息參與社會監督。
堅持部門協同,形成監管合力。聯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出臺《住宅老舊電梯應急更換程序指引》,解決應急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更換電梯的難題;出臺《住宅電梯使用單位合規指引》,有效夯實物業企業電梯安全主體責任。會同市消防救援局,將119指揮中心作為全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提升電梯困人等應急情況的處置效率。
堅持黨建引領,夯實監管基礎。組織電梯領域相關黨組織成立17支志愿服務隊,義務開展電梯安全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指導各區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參與電梯安全治理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市印發推廣,推動群眾訴求在社區、物業層面及時得到回應,隱患風險及時得到消除,實現“未訴先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鞏固“每月一題”工作成效,踐行“首善標準 監管為民”,不斷提升首都市民群眾安全便利乘梯出行的獲得感和安全感,以電梯領域高水平安全保障首都高質量發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