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劉靜玲 周子睿 記者胡毅)今年暑期,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志愿服務隊懷揣專業知識與滿腔熱忱,踏上了一場聚焦食安健康的志愿服務之旅。他們以“五進”行動為抓手,將專業所學化作守護民生的力量,在基層書寫青春擔當,解碼民生幸福密碼。
進企業:校企協同,激活食安“新動能”
服務團走進湖北曉姚農夫硒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企業經理黃靜介紹:“公司從家庭小作坊發展為土家特色富硒企業,得益于對土家臘肉非遺工藝的堅守。”服務團深入生產一線,詳細記錄各環節,尤其關注熏制工藝。值得一提的是,華中農業大學徐曉云教授團隊曾深入該企業,針對臘肉加工關鍵技術瓶頸進行攻關,成功改善傳統熏制工藝,提升了富硒臘肉品質。
在湖北省伊尹食品有限公司,預制菜生產線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廠長鄭果表示,企業采用28小時低溫慢烘工藝,配合天然香辛料回潤,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營養與風味。在食達好農產品工貿有限公司,“華農學者改良了醬腌菜發酵工藝,使亞硝酸鹽含量降低30%,產品質量顯著提升。”田秘主任談道。華中農業大學與建始縣當地企業的深度合作,成為校企合作、科技賦能的典范。
進商超:快檢護航,守好群眾“菜籃子”
在建始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羅琲的指導下,服務團在廣潤集貿市場進行快檢樣品抽樣。隨后,成員們按步驟進行快檢操作,從取蔬菜樣本、剪成碎片到啟動儀器,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字解碼著食材的“安全基因”。食工2301班李彤感慨:“菜市場的安全密碼藏在這些步驟里,食品人的責任就是讓菜籃子裝著安心。”
進農村:扎根鄉野,傳遞食安“泥土香”
服務團分成兩隊在大樹埡村的農家院落與農戶進行“1對1”食品安全知識問卷調研,并分享食安健康知識。走訪中,團隊成員還根據村民需求,推薦了綠豆湯和菊花茶等清涼飲品。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鎮志勇一行來到大樹埡村看望慰問服務隊同學,叮囑大家做好防暑措施,并鼓勵同學們將知識扎根大地,錘煉本領過硬本領。
進社區:科普惠民,筑牢食安“防護墻”
服務團成員深入船兒島社區和安樂井社區,開展“守護健康,食力先行”主題活動,為社區中老年人帶來膳食健康科普。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俯身為長輩們答疑解惑,圍繞中老年膳食特點、日常飲食十大誤區、食品儲存安全等核心話題進行細致講解。在互動問答環節,針對老人們關心的問題一一作答,讓健康知識深入人心。此次活動讓科學膳食知識落地為日常飲食指南,讓“健康生活”理念融入長輩生活點滴。
進學校:七彩假期,播撒食安“新種子”
服務團成員走進建始縣業州鎮安樂井第一小學開展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務活動。他們帶著精心設計的課程方案,為鄉村孩子們送去一段充實溫暖的成長時光。
思想引領課程里,志愿者通過“祖國旗幟在我心”課堂和“薪火傳九州,同拼中國夢”課堂為同學們講解旗幟知識和中國地圖,深化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文化傳承課程里,同學們通過“非遺剪紙”課堂和毛筆書法體驗課,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科技創新課程中,志愿者帶來的“魔法光學——揭秘VR技術課程”,點燃了孩子們的科學熱情。
志愿服務活動中,團隊用腳步丈量了食業長鏈,觸摸到了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在不同群體間傳遞的溫度與力量。青年學子們帶回了對“健康中國”戰略的切身感悟,他們將繼續以青春為筆,以擔當為墨,在守護食品安全與營養的道路上書寫更多篇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