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醫療衛生情況如何呢?據悉,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
我國目前醫療衛生情況如何呢?據悉,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而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
醫療衛生包括哪些方面
醫療衛生機構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醫院、衛生院是我國醫療機構的主要形式,此外,還有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構成了我國的醫療機構。醫療衛生市場包含三大板塊: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機構。我國的醫療衛生行業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方面在全世界范圍內占有重要地位,我國的醫療衛生主要包括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門診部,療養院,婦幼保健院,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科研機構,各級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
2020醫療衛生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近十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4%;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已達6.39%,但是與發達國家(占比10%以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按照2018年數據,公立醫院數量占比36.45%,而床位數占比高達73.66%;三級醫院數量占比僅7.7%,而床位數占比高達39.37%。我國醫療服務供給端,呈現出以公立醫院、三級醫院為主的格局。目前,我國醫院總體病床使用率已經超過84%,其中承擔最主要醫療任務的三級醫院病床使用率更是高達97.5%,醫生人均每天負擔診療人次7.0次,基本屬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狀態。醫保支付結構優化,醫療服務行業有望深度受益。2018年12月以來,深圳、廣州、北京等多地出臺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病理診斷類項目費用普遍上升。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2020中國醫療衛生行業發展狀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1.4萬個,其中醫院3.4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6.7萬個,村衛生室62.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7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6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06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2萬人,注冊護士443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92萬張,其中醫院697萬張,鄉鎮衛生院138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85.2億人次,出院人數2.7億人。
圖表:2015-2019年中國衛生技術人員人數(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全國衛生總費用
資料來源:衛健委
(2)醫療衛生行業服務現狀
1)診療人次
2019年1-11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5億人次,同比提高2.8%。
醫院34.0億人次,同比提高5.4%,其中:公立醫院28.9億人次,同比提高4.8%;民營醫院5.2億人次,同比提高9.0%。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0.4億人次,同比提高0.5%,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3億人次,同比提高4.8%;鄉鎮衛生院10.0億人次,同比提高5.7%;村衛生室診療人次15.3億人次。
其他機構3.0億人次。
圖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量
資料來源:衛健委
2)出院人數
2019年1-11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數達23219.7萬人,同比提高2.6%。
醫院18483.4萬人,同比提高3.5%,其中:公立醫院15308.6萬人,同比上升4.3%;民營醫院3174.9萬人,同比下降0.2%。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761.0萬人,同比下降1.5%。
其他機構974.9萬人。
3)病床使用情況
2019年1-11月,醫院病床使用率為84.5%,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52.6%,同比降低2.2個百分點;鄉鎮衛生院為60.4%,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為9.1日,比上年縮短0.5日,二級醫院平均住院日為8.6日,比上年縮短0.1日。
圖表:病床使用情況
資料來源:衛健委
2020醫療衛生行業供需狀況
(1)全國醫療衛生財政支出情況
從財政支出情況來看,增速上,醫療衛生和計生的財政支出情況與全國財政支出增長速度總體保持一致。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財政支出增速回落,2017-2018年醫療與計生領域財政支出同比增速降至8.12%,遠低于2010年20.28%的增長水平,但當前醫療衛生事業存在短板,需財政增量支持,補充發展動力。
圖表:全國公共財政支出和醫療計生支出及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Wind,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中央與地方分級情況看,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在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財政支持中占絕對主力。2018年,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支出分別為210.65億元與15412.90億元。需發揮中央政府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的積極作用,學習發達國家在醫療衛生財政支出分權機制上的經驗,回收部分財權;做好規劃指引的同時,合理引導財政資金投放落實。堅持2018年《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提出的“堅持政府主導,適度強化中央權責;通過改革,形成中央領導、權責清晰、依法規范、運轉高效的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模式”。
(2)醫療行業供需發展現狀:需補足短板,調節結構性矛盾
1)總量不足:醫療衛生存在短板,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待提升
我國醫療衛生在總量投入上有較大提升空間。衛計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費用為4237元,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據OECD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美國、英國人均醫療衛生費用支出10586.1、4069.6美元;日韓的人均醫療衛生支出水平也達到4766.1和3191.6美元的水平。從醫療衛生支出總額占GDP的比重來看,2018年美、英、日、韓的支出占比分別為16.9%、9.8%、10.9%和8.1%,而中國2018年衛生費用共計支出59121.90億元,占GDP比重僅為6.43%。2019年2月20日,WHO發布數據,2016年全球醫療費達7.5萬億美元,約占各國GDP的10%,相比之下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將加快投入,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衛生投入逐年提高,但仍需穩步提高公共醫療衛生保障能力,減輕居民負擔。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普及,居民看病負擔得到緩解。據國家衛計委統計,2018年衛生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占比28.61%,政府支出占比27.74%,社會衛生支出占比43.66%;2017年日本國民醫療費中,重患者個人承擔部分、公共醫療福利部分、醫療保險福利和老人保健福利的占比分別為12.2%、7.4%、45.8%和34.3%,美國醫療費用里個人支出的份額為11%。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個人支出的部分負擔仍較大,預計未來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部分將不斷提高,公共醫療衛生建設將加大投資,減輕居民負擔。
醫療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拉動行業需求。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慢性病患病率不斷攀升,且人口老齡化將持續促進醫療服務消費。2016年至今我國公立醫院檢查、手術費用持續快于藥品支出費用,行業需求愈發旺盛。
圖表:中國醫療衛生費用(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此,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醫療衛生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欲了解關于中國醫療衛生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醫療衛生包括一個國家內所有保障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治療疾病和受傷的人員、組織、系統、過程。醫療衛生行業主要由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機構三大部分所構成,其中醫藥行業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