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創新團隊,系統闡明了生物炭通過重塑根際微生態與植物代謝譜,緩解微塑料所致玉米能量匱缺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危險材料雜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長期殘留農膜累積產生的微塑料,對作物生理代謝、土壤微生態環境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潛在威脅,發展高效阻控措施已迫在眉睫。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污染阻控與固碳減排等方面優勢顯著,但其在塑料污染土壤中的修復機制及對作物代謝的調控作用尚不明確。
該研究系統闡明了生物炭可通過重塑根際細菌群落組成,激活植物根系中脂質代謝、葡萄糖代謝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關鍵代謝途徑,協同增強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統,從而有效緩解微塑料脅迫引起的植物能量匱乏。該研究為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提供了新視角,也為生物炭的土壤修復技術應用奠定了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基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