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表示,武漢確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即便實現新增為零,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到松勁的時候。主要有兩大問題不能放松。
3月18日0—24時,武漢市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均無新增,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現“雙零”。接下來防疫重點是什么?對此,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表示:零新增不代表戰“疫”結束,不代表市民可以放松警惕,因為病毒還存在不確定性,如病毒的傳播規律還沒有完全摸清,輕癥患者和癥狀不典型患者不易早期發現等。隨著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閘門”一開,仍有可能“死灰復燃”。因此,醫院和社區對可疑患者的排查還不能放松,市民也仍需保持謹慎小心。
李蘭娟:疫情或有第二波流行
李蘭娟院士表示,武漢確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即便實現新增為零,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到松勁的時候。主要有兩大問題不能放松。
第一,要密切關注社區和發熱門診的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死灰復燃”。還有沒有潛在感染者?有沒有死灰復燃的情況?社區防控還要非常小心,絕對不能放松。
第二,現在境外輸入的問題很嚴峻,境外的新冠病毒攜帶者、潛伏期病人隨時可能來到中國,有可能導致我國第二波疫情的傳染和流行,因此各個城市都要提高重視度,武漢也一樣。
全國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計228例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3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9例,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9例(廣東14例,上海8例,北京6例,福建3例,天津、遼寧、黑龍江、浙江、山東、廣西、四川、甘肅各1例)。截至3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28例。
全球7國確診過萬
當地時間19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當前全球面臨的新冠病毒疫情發表視頻致辭,呼吁采取前所未有的個人、國家和國際行動,向病毒宣戰。他要求各國加快步伐,加大步伐,擴大病毒防疫的規模。
古特雷斯表示, 全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應共同行動,守望相助,減緩病毒的傳播。
他表示,病毒還在感染全球經濟,預計會給全球經濟造成至少1萬億美元的損失,各國政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通力合作,振興經濟。
新冠疫苗最新消息:
中國軍隊成功研制重組新冠疫苗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自抵達武漢以來,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制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昨天(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獨家采訪時介紹,按照國際的規范,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美新冠病毒疫苗開始第一階段臨床試驗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當地時間16日宣布,美國研發的一種新冠病毒疫苗當天開始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首位入組志愿者已接受試驗性疫苗注射。
美聯社稱,這種名為mRNA-1273的疫苗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和莫德納公司合作研發,得到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表示:此次開啟疫苗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的速度創下了紀錄。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研發安全有效的疫苗,這項臨床試驗是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預防冠狀病毒有疫苗或特效藥嗎?
目前沒有預防冠狀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疫苗的研發是一個個漫長嚴謹的過程,一般需要2~5年時間。
3月17日,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重組新冠疫苗!而且這個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據陳薇院士介紹,按照國際的規范,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疫苗研發一般包括4個階段:制備免疫源、動物和3期臨床試驗驗證、批準生產上市,投入臨床使用。
首先要分離出毒株,此前國內機構已經成功分離到毒株。
獲得病毒免疫源后,要建立動物模型,對研制疫苗的效力(能否產生抗體?)和安全性(會不會導致免疫過頭損害自己?)進行初步測試。
成功后再申報復雜的人體臨床試驗,然后開始臨床觀察。
三期臨床試驗完成后,證實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穩定的,才可以走綠色通道獲得快速審批投入生產。
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疫苗研究期間病毒不要產生特征性的變異,否則可能前功盡棄。
2020年醫藥行業現狀如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長,醫藥工業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6.6%,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國已有的藥品批準文號總數中95%以上為仿制藥,仿制藥仍是國內醫藥消費市場的主體,但主體仿制藥行業競爭力不高。我國現有醫藥工業企業3613家,可以生產化學原料藥近1500種,總產量43萬噸,位居世界第二。醫藥行業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為人民防病治病、康復保健、提高民族素質的特殊產業。
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學藥制劑生產國。但是,醫藥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醫藥產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生物醫藥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生物醫藥材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醫藥塑料包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醫藥塑料包裝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醫藥塑料包裝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醫藥塑料包裝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