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2月至5月結婚的新人已有九成延期。部分新人可能要將婚禮推遲到明年年中或年末,這其中涉及到的“延期成本”最少增加20%。
2020年正逢“雙春閏月”,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上下眾多新人的婚禮因此而推遲或從簡。近日,香港婚禮統籌師吳筱玲稱,疫情影響下,所接的訂單中,原定于2月至5月結婚的新人已有九成延期。部分新人可能要將婚禮推遲到明年年中或年末,這其中涉及到的“延期成本”最少增加20%。若按往年正常的情況來看,3月、4月一般已在接婚禮時間安排在年尾的訂單,疫情致下,婚慶行業,婚禮統籌、策劃等行業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
香港疫情最新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香港防控措施不斷升級,但形勢依舊十分嚴峻。截至目前,香港累計確診病例已迫近千例。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不能承受疫情大規模暴發之重。香港,正處在能否控制住疫情的重要關口。
結婚要花多少錢?
結婚要準備的事情很多,婚紗、酒席、婚戒、彩禮等等,這個費用根據每個地方風俗及家庭情況而定,一般家庭費用基本在幾萬-幾十萬之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婚慶服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婚慶產生的狹義消費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5%。婚慶包括,婚紗攝影,婚宴酒席,婚慶策劃,主持司儀,婚車出租,婚禮跟拍,婚禮攝像,蜜月旅游等相關行業。
我國婚慶行業現狀
中國婚慶是一個泛消費市場,我們把婚慶通俗地稱為“大幸福產業”,與結婚相關的消費都可以計入大幸福產業。包含婚宴、婚紗、攝影、婚禮策劃、禮服和婚車以及蜜月旅游、喜糖喜酒、珠寶首飾和家電家紡,甚至涵蓋了金融、保險、房產、家裝、旅游以及母嬰和健康的幸福產業的確是萬億人民幣級別的消費市場,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9年上半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人數498萬對,相比2018年同期下降7.73%,連年下跌的結婚人口令人焦慮。結婚人口下降了,但是消費能力的提高拉升了婚禮的單值。據悉,25~29歲年齡段的登記結婚人口最多,而婚齡的延遲意味著結婚新人經濟將更加獨立,在結婚消費上,更加舍得花錢。所以,在這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未來婚慶行業市場將會規模維持穩定增長,未來其市場前景廣闊。
2013年中國婚宴酒席行業市場規模已達4180億元,2014年中國婚宴酒席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4218億元。2017年,中國婚慶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623億元,有人預測2021年中國婚慶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3000億元。
結婚請婚慶公司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可以為新人打造個性的婚禮風格。婚慶公司行業作為一個新型產業,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經濟建設的迅速開展,大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大部分新人在婚慶上的花費也日益增多,婚慶領域的市場也不斷擴大。
2020年婚慶行業發展前景規模
婚慶市場每年數千億元的規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投身其中。未來,婚慶行業發展的趨勢是分工將越來越細,需求越來越個性化。未來新增人口出現增長的趨勢,婚宴開支逐漸走高,婚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婚慶產業已成為目前我國一個新興的、充滿巨大商機和前景的朝陽產業。
婚慶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婚慶產業正逐漸成長為一個新的朝陽產業,面對潛力巨大的市場,國內婚慶行業的發展也在發生著改變,新婚人群對于結婚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模式化、單一化需求逐漸轉變為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婚慶公司只有真正跳出以往的固有模式,做出本質上的創新,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顧客。當然,創新是有很大難度的,對于婚慶公司來說,要創新并不能僅僅依靠幾個策劃人員苦思冥想,而是要集思廣益。
為突破行業的季節性因素限制,同行間應加強合作,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這么較大規模的婚禮必定要經過精心的策劃,不僅僅服務的質量不會下降,新人們同樣會獲得一個特別的婚禮。此外,在同行間相互交流經驗的同時,打造聲勢,有利于提高婚慶企業知名度。
婚慶公司行業作為一個新型產業,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經濟建設的迅速開展,大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大部分新人在婚慶上的花費也日益增多,婚慶領域的市場也不斷擴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結婚新人對婚禮文化和品質需求更加重視。中國婚慶產業從過去作坊式的分散經濟逐漸發展為跨行業、多業態的創新產業格局,并往多樣化、精細化、品質化、網絡化和產業化等趨勢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中研普華研究院關于婚慶公司行業發展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婚慶服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婚慶服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婚慶服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婚慶服務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