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酒店超九成恢復營業。有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從環比增速來看,蘇州、杭州、三亞、重慶和成都的增速最快,其中蘇州酒店成為全國酒店入住人數增速最快的城市。
2020春節至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游、酒店、餐飲等行業受影響嚴重,其中,酒店業受影響較大。那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穩定,各行業有序恢復復工復產,如今,武漢通道管控也已解封,我國酒店業復工情況如何呢?據悉,目前,國內酒店超九成恢復營業。有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從環比增速來看,蘇州、杭州、三亞、重慶和成都的增速最快,其中蘇州酒店成為全國酒店入住人數增速最快的城市。
清明假期4325.4萬人次出游 實現旅游收入82.6億元
4月7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2020年清明節假日旅游市場研究報告》,經綜合測算,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游收入82.6億元,同比減少80.7%。國內游客滿意度指數為88.8,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清明假期酒店預訂量環比增120%
清明小長假期間,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前一周增長120%,浙江、陜西和重慶全區三地增幅位列全國前三。其中浙江省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前一周增158%,陜西和重慶的增幅分別為122%和117%。
從城市來看,青島、杭州和成都成為去哪兒網平臺上酒店預訂量環比增幅最高的三個城市,青島增幅達到129%、杭州和成都的增幅分別是124%和10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機票酒店價格大幅下降,更多游客在住宿和交通上選擇更高的品質。
攜程報告顯示,其平臺上旅客對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的選擇率達到52%,航空領域部分熱門線路如上海至三亞往返線路等,選擇“兩艙”(頭等艙和公務艙)的比例環比增長近20%。
攜程《報告》認為:“從清明小長假的出行情況看,旅游行業的復蘇正在加速。在清明節后,預計‘五一’還會出現新的出行高峰。”
我國旅游酒店發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旅游業出現快速發展,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也呈現出行業總體穩健發展的一個時代背景。
而目前,傳統經濟型酒店增長乏力,轉型迫在眉睫,OYO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為傳統經濟型酒店的轉型提供了新方向。但結果如何,仍未可知。此外,市場渠道下沉,開拓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也不失為經濟型連鎖酒店擺脫增長乏力的嘗試。
總體來看,酒店業作為旅游行業的一個分支,其未來發展將與旅游業、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等密切相關,就目前情況而言,產業并購、經濟增長及新型運營模式等保持良性,未來發展潛力較為穩健,發展空間較大,但產業分化與競爭的格局也將體現明顯,優勝劣汰、資本實力與品牌競爭將格外突出,預計未來酒店業發展將呈現規模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諸多變化的發展態勢。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旅游酒店項目商業計劃書》顯示:
中國酒店行業市場規模現狀
截止2018年1月1日,經濟型酒店營業數32444家;客房數2009738間,客房同比增長9.95%。截止2018年1月1日,中端酒店營業數3519家;客房數403337間,客房同比增長31.43%。為了讓酒店品牌在不同細分市場更具有可比性,根據各大酒店品牌的定價和市場的綜合表現,將亞朵酒店、和頤酒店、錦江都城、桔子水晶、首旅京倫等幾大原屬中端酒店品牌進行調整,開始新納入高端(四星級)酒店范疇。2017年全年合計在營業酒店家數404家,客房數52012間,如計入中端酒店規模有大幅增長。
相對于國內外高端酒店市場的百花齊放和國內經濟連鎖酒店的"黃金十年"瘋狂擴張,國內精品酒店的市場規模仍微不足道,品牌擴張尤為謹慎。
隨著我們的黃金周以及帶薪休假制度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開始享受著度假的氛圍。我們看到周邊游、出境游的市場蓬勃增長,這些其實都為分時度假錯峰出行的產業帶來了很好的絕無僅有的市場機遇。當然通過一次性地以分時度假的形式售賣未來某個度假村、度假酒店或者度假公寓的未來時間段的一次性預付的住宿權。這無疑對于旅游地產的一些開發商、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前收回投資回報的商業模式。
另外,受疫情影響,人們春節假期旅游計劃并未達成,如果疫情結束后,人們外出旅游意愿進一步加強,到時將出現旅游人數的暴增,因此,旅游酒店行業也將受益。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旅游酒店項目商業計劃書》
2020-2025年版旅游酒店項目商業計劃書
《2020-2025年旅游酒店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項目投融資咨詢服務的專項計劃書。計劃書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測算好了行業B...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