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保護人類、動植物生命和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海關總署署務會議此前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4月12日公布。
此外,海關總署宣布,2011年9月13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2000年2月22日原國家檢驗檢疫局公布的《出口蜂蜜檢驗檢疫管理辦法》、2011年1月4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2011年1月4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進出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2013年1月24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2017年11月14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管理規定》廢止。
《辦法》指出,海關對進出口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其進出口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海關總署主管全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級海關負責所轄區域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海關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水平,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開展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知識的普及工作。加強與食品安全國際組織、境外政府機構、境外食品行業協會、境外消費者協會等交流與合作,營造進出口食品安全國際共治格局。
在食品進口方面,《辦法》表示,進口食品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國際條約、協定的要求。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暫予適用的相關標準要求。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取得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新食品原料衛生行政許可。此外,海關依據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進口食品實施合格評定。評定活動包括向中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國家(地區)〔以下簡稱境外國家(地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評估和審查、境外生產企業注冊、進出口商備案和合格保證、進境動植物檢疫審批、隨附合格證明檢查、單證審核、現場查驗、監督抽檢、進口和銷售記錄檢查以及各項的組合。
對于進口食品經海關合格評定合格的,準予進口。進口食品經海關合格評定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不合格證明;涉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海關書面通知食品進口商,責令其銷毀或者退運;其他項目不合格的,經技術處理符合合格評定要求的,方準進口。相關進口食品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由海關責令食品進口商銷毀或者退運。
境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導致中國境內食品安全隱患,或者海關實施進口食品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現不合格進口食品,或者發現其他食品安全問題的,海關總署和經授權的直屬海關可以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對相關進口食品實施提高監督抽檢比例等控制措施。
在食品出口方面,《辦法》要求,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其出口食品符合進口國家(地區)的標準或者合同要求;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國際條約、協定的要求。進口國家(地區)暫無標準,合同也未作要求,且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無相關要求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其出口食品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辦法》要求,海關依法對出口食品實施監督管理。要求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有效運行,確保出口食品生產、加工、貯存過程持續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安全衛生要求;進口國家(地區)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相關要求。此外,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供應商評估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生產記錄檔案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出口食品追溯制度和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相關記錄應當真實有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質期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對于出口食品經海關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不符合要求的,由海關書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相關出口食品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經技術處理合格后方準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在監督管理以及法律責任方面,《辦法》還提出,海關總署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收集、匯總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建立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各級海關負責本轄區內以及上級海關指定的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按照有關規定通報本轄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機構和企業。通報信息涉及其他地區的,應當同時通報相關地區海關。對于未遵守本法的規定出口食品”的,由海關依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給予處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