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大股指16日開盤暴跌,道指跌約2200點,納指跌8.93%。《金融時報》分析稱,3月中旬的美股,下跌幅度之大,使得美股十年牛市終結,進入技術性熊市。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萎靡,此前,雖然美聯儲、多國央行輪流出手救市,但亞太股市收盤全線收跌!美聯儲宣布零利率以及大手筆寬松后,3月16日,美國股市開盤仍然繼續下跌,標普500指數跌7%,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美股暫停交易15分鐘。美國三大股指16日開盤暴跌,道指跌約2200點,納指跌8.93%。《金融時報》分析稱,3月中旬的美股,下跌幅度之大,使得美股十年牛市終結,進入技術性熊市。
美股熔斷 日韓股市大幅收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容觸發史上第四次熔斷,日韓股市當天大幅收跌。中國A股三大股指盤中跌幅擴大,最終滬指失守2800點關口。同一天,歐洲主要股指開盤也大幅下挫,德國DAX指數跌5.4%。投資機構認為,美股能否回穩是全球股市止跌的關鍵。
美股暴跌原因是什么
美股巨幅波動,第一個因素是疫情加重,另一個因素是石油暴跌。但報道也表示,即便經過上周的恐慌拋售,美國股市還沒有跌破2018年年底的低點;過去十年,美國股市長期投資者的年均收益率仍然超過10%。美股可能依然沒有跌到頭。
特朗普稱美國經濟可能走向衰退
周一,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經濟可能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走向衰退。特朗普表示,最糟糕的情況是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在7月、8月或者更晚結束。特朗普表示,一旦遏制了病毒傳播,由于“需求積壓”,經濟將出現“巨大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什么時間結束
張文宏稱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
3月1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發文稱,中國已經邁過至暗時刻。原本以為中國控制良好,世界也會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韓國等東亞國家都做的非常好。但是現在歐洲突然成為疫情的新中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按照當前全球的抗疫情況,本場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 中國下階段面臨的是管控輸入性的巨大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
在“當前的基線情景中”,由于中國已采取的這些措施,且中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因此,未來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可能較小,持續時間可能較短。“IMF預計2020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將達到5.6%,比今年1月份的預測低0.4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約0.1個百分點。
全球合作對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經濟影響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爆發更持久且波及范圍更大的情況下。IMF隨時準備提供幫助,包括通過控災減災信托向最貧窮和最脆弱的成員國提供債務減免。
2020年下半中國經濟形勢如何
作為英國知名的經濟學家,希迪齊教授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長期向好,疫情的影響只是短暫的。“我認為這意味著一旦疫情開始好轉,那么積壓的消費需求將極大地推動并穩定中國經濟。因此,我認為目前的不景氣是暫時的,對經濟的需求將會迅速回暖。我們都應該看到這一點,我相信一旦病毒的影響開始減弱,那么經濟動能將會快速反彈。”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統計局表示,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根據《2020年經濟藍皮書》顯示,2020年將適度擴大專項債資金充當重大基建項目資本金的項目范圍,發揮杠桿效應,維持必要的基建投資增速。基建投資增速現在是很低,在逆周期調節當中要擴大它的融資來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發力,使得基建投資既有利于當前的短期增長,又能夠對未來的長期發展產生作用,不僅是一些大的跨區域的互聯互通項目,而且對于5G等新型基建項目可以加大投資力度。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園區經濟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欲了解關于中國園區經濟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園區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園區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五年規劃是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也是一種綱領性文件。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編制五年規劃(計劃)最多的國家。“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會...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