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呼吸機成為了全球醫療物資中最重要的醫療設備,在疫情期,呼吸機被稱為“救命機”!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裝置,是治療新冠肺炎等疾病重癥患者的關鍵醫療設備。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呼吸機成為了全球醫療物資中最重要的醫療設備,在疫情期,呼吸機被稱為“救命機”!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裝置,是治療新冠肺炎等疾病重癥患者的關鍵醫療設備,那么呼吸機是利用什么原理來幫助患者救命的呢?是什么原因讓各國爭相搶購呼吸機?
呼吸機是如何工作的?
來自麻省總醫院肺部和重癥監護部呼吸急癥室的主任保羅 · f · 柯里爾博士對此表示:呼吸機可以幫助患有多種不同病癥的病人,它們可以用來幫助人們在麻醉下進行常規手術時的呼吸,也可以用來幫助病人在生病時的呼吸困難。
而對于目前感染 COVID-19的人來說,他們的肺部已經發生炎癥,也致使他們可能患上了唿吸衰竭,因此,使用呼吸機是目前最好的首選治療設備。其實,我們可以把肺想象成一個有彈性的氣球,你可以通過在氣球的開口處(口部)施加比另一側更大的壓力來擴張氣球。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呼吸方式是讓我們的肌肉擴張胸部,這樣可以降低體內肺部周圍的壓力,從而得到肺部擴張的效果。
英國企業將量產呼吸機
由于疫情發酵、醫療資源緊張,英國內閣大臣戈夫周二表示,英國將大量購買呼吸機,并且本國制造業巨頭組成了聯盟,包括勞斯萊斯和戴森等公司將迅速推出呼吸機并投入量產。
聲明說,為趕制訂單,成員企業從其他生產線抽調多名員工,這批訂單將很快獲得英國醫療監管部門批準,之后投入生產,但沒有說明它們何時能夠進入醫院投入使用。
英國醫療器械制造商史密斯集團說,企業聯盟將趕制這家企業出品的一款輕便型呼吸機。路透社說,這一企業聯盟還將依照醫療器械商攀龍公司的現有產品,生產另一款呼吸機。
紐約州從中國訂購1.7萬臺呼吸機
31日,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紐約州已經從中國訂購了1.7萬臺呼吸機,每臺2.5萬美元。
我國緊急向國外提供1700多臺呼吸機
我國緊急向國外提供1700多臺呼吸機,那么我國呼吸機產量如何?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介紹,截至3月29日,我國主要呼吸機企業累積供應2.7萬多臺、有創呼吸機3000多臺。近期全球對有創呼吸機的需求特別大,目前,我國呼吸機產能約占全球產能五分之一,已簽訂訂單2萬臺。據不完全統計,3月19日以來短短十天我國企業已緊急向國外提供1700多臺。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呼吸機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呼吸機市場現狀
我國呼吸機產能約占全球產能五分之一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在今年2月期間,中國的呼吸機產量超過了1.5萬個。而在春節期間至2月17日,我國企業邁瑞生產并向全國醫院交付超過3.5萬臺醫療設備。
3月30日,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介紹,截至3月29日,我國主要呼吸機企業累積供應2.7萬多臺、有創呼吸機3000多臺。近期全球對有創呼吸機的需求特別大,目前,我國有創呼吸機生產企業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產品取得了歐盟強制性CE認證,約占全球產能的1/5,目前已簽訂訂單量約20000臺。同時,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呼吸機于2000年前后進入中國市場,近年來隨著電商渠道的崛起,呼吸機的購買渠道更加多樣化,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同時伴隨著國內基層醫院的設備升級,呼吸機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我國呼吸機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55.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16.1億元。
呼吸機行業發展現狀
行業經濟特性
到目前為止,睡眠呼吸機還是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最有效的無創傷手段,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小型化,面罩更加舒適,新的機型如BiPAP、SmartCPAP已經進入市場。
目前來看呼吸機市場里,進口品牌還是占據著技術與營銷的優勢,國產呼吸機還是任重而道遠。
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5-2017年我國睡眠呼吸機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呼吸機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5年呼吸機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術期間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療和急救復蘇中,在現代醫學領域內占有十分重要...
查看詳情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產業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書 細分市場研究 IPO上市咨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應民事主體自行提供,該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應由該民事主體負責。市場內參網 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本網部分轉載文章、圖片等無法聯系到權利人,請相關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
市場內參網 shcncw.org.cn 版權所有。
第一辦公區: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第二辦公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5層